扬州

首页>地方频道>扬州>要闻

扬州市北湖湿地公园 晋升“国家队”

  记者5月31日从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5月2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通知,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自然公园评审工作结果,同意扬州北湖湿地公园晋升国家湿地公园。

  “扬州北湖湿地公园处扬州北郊,公道、杨寿、方巷三镇交界处,在削减区域洪峰、调蓄和净化水资源、维持生态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湖以前为过水型浅水湖泊,其水系多来自西侧诸山,通过地表径流汇集成河,汇入公道河后最终汇入下游的邵伯湖、高邮湖等大型湖泊。历经百年沧桑,昔日的河滩湖沼消亡殆尽,百里湖荡仅留下零星散布的集水面。

  2016年,邗江区以恢复与保护北湖湿地、传承与弘扬北湖文化为基本定位,启动了扬州北湖省级湿地公园的规划与建设。同年,北湖湿地公园被批复为江苏省级湿地公园。

  经过7年建设与运营,扬州北湖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曹兆阳介绍,公园能够晋升“国家队”,是因为在资源本底条件、湿地健康状况、总体规划、管理状况、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合理利用、建设水平与示范作用等方面,达到国家湿地公园评估评分标准。

  据介绍,扬州北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定位准确,被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及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依据分区开展规划与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

  在资源本底条件上,北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在全国具有典型性、独特性,水鸟等野生动物多样性丰富。然而过去并非如此,北湖湿地公园范围内原多为围网、围垦养殖区。“启动湿地公园建设后,邗江区政府投入资金用于湿地保护修复及工程建设、实施退渔还湖、退耕还湿等工程,形成‘三十二西湖’‘柳湖’‘荒湖’三大生态版块,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曹兆阳介绍,北湖湿地公园内水质常年维持在Ⅲ类,部分指标可达Ⅱ类标准,水生植被覆盖率已达40%,湿地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据悉,北湖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科成立后,全面负责公园的科研监测工作,已建成水文、大气、鸟类等各类监测站点12个,构建了生态大数据平台。

  一组监测数据验证了工作成效:自2016年起,通过系统退渔还湿及湿地修复工程,公园内自然湿地面积增加至311.96公顷、湿地率达78.2%,包括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泽以及森林沼泽。

  多样的湿地类型为湿地生物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公园内共记录有维管束植物340种,脊椎动物190种,其中鸟类16目131种,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小天鹅、鸳鸯等15种。

  湿地公园开园后,自然科普宣传年、湿地日、爱鸟周、摄影大赛等多种主题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

  扬州北湖湿地公园是我市湿地公园建设成效的精彩缩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有3个国家湿地公园,分别为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凤凰岛国家湿地公园、北湖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我市加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将全市湿地资源进行了有效保护;开展小微湿地试点工作,修复乡村湿地,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加强省级重要湿地监管;同时,举办了科普宣教活动,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到湿地保护中来。 (通讯员 郝奇林 记者 丁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89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