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首页>地方频道>扬州>要闻

扬大教授刘勇刚演讲《端午诗话》,与市民共度节日

   近日,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勇刚做客市文化馆,以《端午诗话》讲解端午习俗和相关诗词,与市民共度我们的节日。

  刘勇刚介绍,在干支纪年中,端午原为干支历的午月午日,午属阳,两个阳性重合在一起,意为阳盛至极,为转衰之始。此时,毒虫萌动,也是草木药性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所以一开始端午被民间视为躲避忌讳和瘟疫的时节。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于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从南朝起,端午节成为纪念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人物的日子,荆楚大地流行龙舟竞渡、佩戴彩丝(百索)、食粽等习俗。自此,端午节的性质转变升华,被赋予重大意义,成为千余年来,中华大地上最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

  “吃粽子、赛龙舟、插菖蒲、系彩丝,端午的这些民俗提醒着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是端午的重要内涵,这个节日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落脚和精神标志。”刘勇刚说。(记者 王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39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