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首页>地方频道>扬州>要闻

扬州“网红渔村”还是个“红色渔村”

  闻名遐迩的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国家级最美渔村”。 近日,经扬州市新四军研究会、邗江区新四军研究会多次实地调查走访及党史资料查证发现,这个网红渔村还是个红色渔村。抗战时期,这里曾经长期隐藏着新四军的一条秘密交通线。6月6日,方巷镇特地召开新四军史料征研会。

  重要行动有三次从此夜渡

  据调查,邗江区北山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新四军苏皖支队、第五支队和新四军二师与日伪作战的重要战场和活动区域。方巷镇的黄珏、邵伯湖是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水上交通线,是苏中抗日根据地和淮南路东抗日根据地相互联系的重要通道之一。这条交通线承担着新四军的部队行动、物资运输、情报递送、人员过往等任务。黄珏及沿湖村是抗战时期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在运河西岸的重要交通线和渡口,当地渔民也曾为邵伯湖水上交通线作出过贡献。

  据相关党史资料记载,最有影响的过湖行动大概有三次。

  第一次为1939年11月,新四军苏皖支队陶勇司令员率部开辟扬州西部地区和1940年6月苏皖支队回援郭村保卫战都是走的这条交通线。

  第二次为1940年3月23日,新四军挺进纵队副司令员叶飞,奉陈毅电令,率一、二团各两个营,从江都吴桥出发,经邵伯湖西渡到黄珏,穿越扬(州)天(长)公路,昼夜兼程,驰援半塔。

  第三次记载最为详细,粟裕将军曾在此夜渡邵伯湖前往新四军军部盱眙黄花塘参加整风会议,当时一师侦察科长严振衡和测绘参谋秦叔瑾都留下了珍贵日记。

  参谋日记还原当年真实情景

  当年随行的师部测绘参谋秦叔瑾在日记中记述:

  “六月三十日,我们十余人跟粟师长当夜通过高(邮)兴(化)公路,到达南代庄休息。”

  “七月三日,与十八旅旅部移到刁家庄。”

  “七月四日,粟师长决定严振衡(侦察科长)、王重(总务科长)带一个连先行,我和特务班、侦察员十余人跟他在旅部等两天起程。”

  “七月六日,我们跟随粟师长于下午六时,通过昭关坝据点,伪军关起门,让路通过。渡过运河,复乘民船过高邮湖(注:实为邵伯湖),到黄钰(注:应为珏)桥登陆,步行至潘庄休息。我们只有十余人,休息时必须放出一个哨,粟师长都亲自布置。”

  严振衡回忆, 还在新四军第1师18旅时,粟裕就对他交代:“我在18旅还有许多事要谈,要耽误两三天。你们今晚即带电台和部队出发,从位于邵伯镇北的车逻坝越过公路和运河,再乘船渡过邵伯湖,在扬州城北15公里邵伯湖南岸的黄珏桥上岸。控制黄珏镇并严密封锁消息,严格注意政策纪律,不要造成当地群众的恐慌,要让群众认识到新四军是最有纪律的抗日军队。此外,对当地伪维持会、商会和税收人员都要和气,做好争取工作。黄珏镇要照常开门做生意,只是暂时只准进,不准出。直到黄昏离开黄珏镇时,一切交通再恢复正常。你们向西越过扬天公路,到陈家集周围活动。6、7号左右在陈家集以北与我会合……”

  当日黄昏吃过晚饭,队伍便徒步直奔车逻坝。7月5日天还未亮,新四军小分队就登上了黄珏桥岸。立即将镇上的所有进出口看守起来,镇公所和商会门前也放上了警戒哨。战士们就坐在大街上的商铺屋檐下静坐休息,不敲门,不扰民,古镇一片宁静。粟裕师长一行17人,于7月6日下午6时,由18旅护送,通过昭关坝据点。伪军关起门,让路通过。他们渡过运河,乘船过邵伯湖在黄珏桥登陆,但没有留宿。而是在暗夜中步行到黄珏桥西面数里的潘庄(今邗江区方巷镇境内)。

  刚进村,粟裕就下令:“一不准敲群众的家门。二不准动群众的一草一木。三不准大声喧哗、惊扰群众。”战士们得令后,悄悄分散到群众房前屋后的牛棚和草堆里宿营。(孙荣 陈万明 姜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08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