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首页>地方频道>扬州>文化

国家公祭诗经体《和平宣言》震撼全场 作者是扬州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佩戴白花,参加公祭仪式。新华社发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佩戴白花,参加公祭仪式。新华社发

77名青少年宣读《和平宣言》。新华社发

77名青少年宣读《和平宣言》。新华社发

冯亦同(资料图片)

冯亦同(资料图片)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昨日,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南京市77名青少年代表用饱含热情的声音朗诵了一首《和平宣言》。这是首次以诗经体写作的《和平宣言》,以情动人,文采斐然,而这首《和平宣言》的作者——74岁的南京市作协顾问冯亦同,正是咱们扬州人。

  之前写过5次《和平宣言》

  今年首次尝试以诗歌呈现

  “这是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和平宣言》,是第13份为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而作的《和平宣言》,也是第一次采用诗经体写作的《和平宣言》。”冯亦同说,之所以采用诗经体写作,意在用先贤智慧表达时代主题,将悲壮的历史追溯、庄严的和平祈愿,浓缩于240字的宣言中。

  对于冯亦同来说,这已经是第六次写作《和平宣言》了。从2002年开始,他先后五次应邀执笔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国际和平集会撰写《和平宣言》,而在这次写作的过程中,因为今年是首个国家公祭日,所以显得格外意义重大。

  “之前都是以政论体撰写的,这次我接到任务后,就想到换一种方式,要以诗歌的形式进行呈现。最终,我决定参考《诗经》的韵文体,四字一句,这样既能彰显南京历史文化特色,也契合国家公祭仪式这样庄重的场合。”冯亦同说,选择诗经体,意在用先贤智慧表达时代主题,将悲壮的历史追溯、庄严的和平祈愿,浓缩在宣言之中。既要考虑韵律和节奏,也要考虑内涵和气势,能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与卓越智慧。同时,《诗经》诞生于民间,词语也要接地气,琅琅上口,适合朗诵。

  《礼记》《周易》中选句

  形成十六字宣言主题

  冯亦同介绍,宣言从《礼记·礼运篇》《周易·条辞传》分别选取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地之大德曰生”两句经典,“中国人讲究道与德,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这是中国先贤的智慧,中国人历来是热爱和平的”。

  冯亦同以这两句经典名句为主干,在《和平宣言》中写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十六字,“和气致祥四个字是我创作衍生的,这个意思非常明了,以和为贵、只有和平才能带来祥和与幸福,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冯亦同解释说,《和平宣言》要表达的就是为全人类祈福,远离战争、珍重生命。

  一天时间就写完初稿

  前后经历五次删改

  冯亦同说,自己是在今年国庆节前接到写作任务的,在国庆节当天,他就来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天,他看到广场上有上万人,自发地来到这里,缅怀77年前的遇难同胞。

  这个场景让冯亦同感到非常震撼,他觉得,这些参观者本身,就是一首“万言书”,而他只需用手中的纸笔,将这首“万言书”写下来。回家之后,他用了一天时间,就写出了400字的初稿,并把秦淮风光、宝船遗址、天下文枢等有关南京的内容都写了进去。

  “因为这次规格很高,所以稿件交上去之后,也经过了好几轮的修改。”冯亦同说,比较大的修改前后就有5次,最终240字。昨天,当77位朝气蓬勃的青少年,齐声朗诵时,冯亦同也感到难以自已。

  父亲拒绝汪伪政权

  在扬求学才情四溢

  冯亦同是扬州宝应柳堡人,父亲冯立生,曾是上海交大的高材生,在抗战爆发后,拒绝汪伪政权邀他回南京编教材的拉拢利诱,宁可在乡间挨饿受穷。

  应家乡失学青年之请,冯立生先生以一人之力在水乡柳堡办起了“冯氏补习团”,学生来自四乡八镇,从开始的十几位,到后来近百名。在极端简陋的条件下,教出来的学生不乏考入西南联大、北方交大者。在宝应县两次解放后,他两度出任宝应县中学校长。

  而冯亦同的中学时光,是在扬州中学度过的。他回想,当时语文课程改为《文学》和《汉语》两门。其中,《文学》这门课,就是从遥远的《诗经》讲起,由此奠定了他对于文学的热爱,也从此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记者 王鑫

  市民关注

  扬州市民自发收看公祭直播

  “绝对不能忘记那段历史”

  昨天上午,扬州社会各界纷纷自发收听收看了首个国家公祭仪式,“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成为大家的共识。

  江华是市区一名普通公务人员,昨天上午直播开始前,他就提醒家人一起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国家公祭仪式,作为一名公务员,是必须要看的,这是基本的政治要求。”江华神情肃穆地看完了全部直播后,他表示,“公祭传递的信息很明确,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公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搀扶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一同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一起参加揭幕的还有13岁的阮泽宇,他的祖辈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看到这一幕,青年教师张琴非常激动。“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一定要告诉孩子,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令人感动的是,昨天几乎所有的出租车司机都将车载广播调到了公祭仪式直播频率。“咱们老百姓,也要关注国家发展,绝对不能忘记历史,我觉得我们普通人要好好上班,多读读书,把咱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强大一些。”的哥赵华说。

  “我妈妈带我去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到了那里就觉得心情很悲痛,看了上午的公祭仪式,我更觉得,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历史事实。”昨天,四季园小学生李雪说。 记者 刘冠霖

  《和平宣言》全文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举世震惊,九州同悼,雪松纪年,寒梅怒放。

  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七十七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二零一四,国家公祭,中外人士,齐聚广场。白花致哀,庄严肃穆,丹忱抒写,和平诗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现场揭秘

  公祭仪式上的特殊群体

  13日举行的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一万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静静肃立。其中,有几个特殊的群体值得关注。他们是谁?有何故事?

  10名幸存者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那段惨痛历史的“活证”,也是公祭仪式上的主角之一。共有10位幸存者参加了当日的仪式。

  85岁的夏淑琴,一家9口遭日军杀害7口;87岁的余昌祥,生父死于大屠杀,养父也被日军捅成重伤;77岁的阮定东,爷爷被日军用刺刀捅伤大腿及腹部,几天后不治身亡;85岁的周湘萍,父亲与爷爷死于大屠杀;91岁的王义隆,被日军在头上砍了一刀侥幸逃生,至今仍留有疤痕;78岁的傅兆增,曾遭日军枪击左腿留下伤疤,目睹姑妈被日军打死;90岁的岑洪桂,他的家被日军放火焚烧,未满2岁的弟弟被活活烧死,本人也被推入火海烧伤腿部……

  或许没有人比89岁高龄的李高山心情更加复杂。他既是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老战士,又是幸存者代表。老人告诉记者,他今年2月份脑中风,但很幸运还能走路,还能来到公祭仪式上。“只要我能活着,我就一直要作证。”

  外国纪念馆馆长、外籍证人遗属

  当天,许多重要外宾参加了公祭仪式,如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馆长扎巴洛夫斯基、韩国独立纪念馆新任馆长尹柱卿等。

  部分曾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帮助中国人的外籍证人遗属也被邀请参会。如南京大屠杀期间鼓楼医院美籍医生裴瑞德外孙斯巴克,裴瑞德曾冒着生命危险投入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中,救助了大量难民;丹麦人辛德贝格外甥女玛丽安,辛德贝格曾直接或间接救助一万余名难民,并在返回欧洲后将日本军队在南京的暴行公之于众。

  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父母也来到公祭仪式现场。1997年,张纯如撰写的英文专著《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在美国出版,为在英语世界传播南京大屠杀真相作出了卓越贡献。

  为真相奔走的日本友人

  松冈环、山内小夜子、大东仁……公祭仪式上的日本人受到关注,他们虽然来自那场战争的加害方,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寻找南京大屠杀真相并向日本社会进行传播。

  山内小夜子,从1987年第一次到南京至今,一直致力于为寻找和传播南京大屠杀与日本侵华真相而奔走,并在今年参与了状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违宪。“又一次来到南京参加国家公祭仪式,非常感慨。作为加害国的日本至今有很多人不了解那段历史的真相,我希望中日两国都能够牢记历史、面向未来,希望南京能够成为向全世界传递和平信号的起点、原点。”山内小夜子说。(新华社)

  数字盘点

  “数”说首个

  国家公祭仪式

  ■77

  在为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敬献花圈后,南京市77名青少年代表现场朗诵《和平宣言》。宣言中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客观描述和对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让很多现场公众落泪。之所以选择77名青少年诵读宣言,在于“77”这个数字寓意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77周年。

  ■2014 1213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久设立“国家公祭鼎”,是首个国家公祭仪式的重要内容。国家公祭鼎的设计亦有数字寓意,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举行首次国家公祭。

  ■3

  仪式的最后一项议程,是由6名来自南京市工、农、兵、科、学、企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3次,每次间隔5秒,第一次钟声响起时,放飞3000羽和平鸽。“3”声钟响和“3000”羽白鸽,都是寓意纪念30万遇难同胞。 (新华社)

  新闻链接

  国外公祭如何祭

  通过设立重要纪念日,对二战期间的阵亡者与遇难者进行祭奠,是国际通行的惯例。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国际上的公祭日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国际大屠杀纪念日。2005年11月1日,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由104个国家共同提交的一项决议草案,决定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二是战胜国、受害国的公祭日。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广义上的纪念日,如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日”、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日”、新加坡“全面防卫日”;另一种是纪念被屠杀者的特定日子,如以色列“大屠杀纪念日”、波兰“纪念奥斯维辛解放日”。

  三是战败国、加害国的公祭日。主要包括德国“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和日本广岛、长崎的原爆纪念日。但这两个国家公祭日的内涵却大不一样。德国“纳粹受害者纪念日”,是从加害者一方,反思战争罪行;而日本则是控诉原子弹罪行,意图完成从“加害者”到“受害者”的身份转变。

  综合上述公祭日的仪式,主要有五个特点:首先,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第二,纪念活动规模都比较大;第三,纪念日举行降半旗仪式;第四,汽笛声在全国响起,全国公众伫立默哀;第五,娱乐场所关闭,学校专门举行纪念活动。 (新华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654
收藏
分享